苟且者对诗和远方的膜拜 ——《老王》赏析 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金句一出,众皆哗然。细细拜读原句,原来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过,大家更愿意用“苟且”与“诗和远方”来形容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 从老王这个角度来看,他本人是“苟且者”,而钱钟
打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赏析: 所有的鸟儿高飞得没有踪影,一朵孤云也闲闲飘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那么平淡、那么寂寞。只有人与山两看两不厌,敬亭山具有了人的意态、人的感情,与人心心相印。而诗人也化成了大自然的一座山,与敬亭山巍然傲立。诗人
红色油画赏析《一切权力归农会》
挫折就像是一块石头,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加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天,和学生们一起共读赏析了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哲理诗《统一》 。 所有的叶是这一朵,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颗,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我们师生对 “繁多是个谎言”的简单解读是:世上有万物,万物
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于人世间,都在咀嚼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然而别人的人生你可曾品味?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我品读了《人世间》三部曲。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一部极具年代感的宏篇大著,它以周家生活的圈子为缩影,以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反映了中国社会50年以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同
“改变”有点儿像是稀薄的空气,没有人会注意到是什么时候吸进去的。它悄悄地占据人的肺部,改变人的思维地图,直到人们醒来才会意识到这一切。——爱诗乐
1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译文,灾祸傍依着福,幸福隐藏着祸。赏析,一切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哲学上的一条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福”与“祸”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遭受灾祸而能够吸取教训,就可以让
没有固定方向,固定角度,固定位置,固定相貌……一切随心所欲《心
流年听雪:极简精华赏析作品:寺庙墙壁上的落日作者:一夜晚风《》暮鼓中的安祥落座160;神圣一切皆空我《》一所老房子托远行的风捎来若有若无的情感逃离的人却已不在原地《》我是秋天的云去海边摘些蓝色逛个清闲《》观海天同蓝潮起潮落若是我的人生多好《》有月无风霜冷相思落酒中遥望倾听乡音微信千里传《》秋送自己到冬的墓场用雪花开一次结束葬礼《》果实的秋现实主义的快乐幻想主义的悲伤《》果实的秋叫卖着幸福也叫卖着寒冷《》果实的秋唯一骄傲的花把菊艳了天《》果实的秋告诉懵懂的孩子长大的经霜生活作者“一夜晚风”的简介是“写着文字的老人”,我想,不管这位诗友实际年龄几何,文本本身写出了一位历经人生而看透一切的“老”人,有着繁华落尽的宁静释然,有着绚烂之后的归于平淡。好的诗句里能读到故事,能看到画面。仅从第一首诗里,我们便可以看到寺庙落日、晨钟暮鼓、宝相庄严中安详入定的老人,如一幅油画质感。而“一切皆空我”之句更显通透和谦卑,正如“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我之“空”非“我”之能之力,而是幸运得神圣之“空”。这不但是一种智慧,更达致另一种境界。其后的所有诗篇,若一句句来看,并无撼世惊俗之言,也无摧花折柳之语,但全篇气场雄浑,文韵沉稳,形成一股底蕴深厚的语境氛围,将文本紧紧包裹,并把读者带入其中,感受一次成熟语言把控所释放出来的诗歌魅力。这一切,无需多言,还是留给读者去慢慢体会更好。以我个人有限的人生阅历对此点评,多少感觉有些冒昧,但亦是因诗触动,有感而发;同时,阅读中在有些地方也感受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