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手机取代相机一样,“电视何时能取代电影院”也是中文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记得我小时候网上就有人讨论电视都普及了会不会就没人去电影院了,而时至今日电影院也活得好好的,每逢佳节或大片上映去看的人也不少。
难道说“电视取代电影院”压根就没戏?那这不是在“标题堂”吗!今天就从电视与影院的发展历程入手,正经分析一下“电视何时能取代影院”!
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彩电刚刚飞入国人家庭时,电视一度碾压影院。曾听父母回忆,他们小时候花上五毛一元去看电影是日常休闲方式,后来家里买了电视后就没人去看电影了,以至于镇上唯一的电影院都倒闭了。
就像《天堂电影院》里呈现的那样,面对彩电的冲击,传统胶片电影无论是画面还是音效都没有竞争力,同时电视上有丰富的电视节目与连续剧,内容上也比老电影更吸引人,在技术与内容的双重碾压下,传统电影院纷纷倒闭关门,也由此催生了“电视将取代影院”的观点。
那影院是如何逆风翻盘,造就今天遍地都是的盛况?
彩电通过技术与内容超越了传统影院后,影院也同样通过技术与内容找回了场子。
技术是底层基础,内容是上层建筑,有了先进技术,才能呈现出更精彩的内容
。所以影院技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迎来了一系列革新,从最初的数字电影、到更大画面的宽银幕、主打沉浸感的3D技术、再到追求极致观感的IMAX巨幕电影,配合上环绕立体音响、按摩座椅以及*空调等配套设施,最终实现了全方位的体验升级,就算在今天的乡镇小城市,看电影依然被视作新潮轻奢的休闲方式。
记得零几年那时一张电影票要七八十块钱,还不支持线上购票,对于大部分家庭都不算一笔轻松的消费,自己第一次被家人带去看最新电影《窃听风云》,具体讲了什么我也没看懂,就记得里面黑糊糊的,空调特别冷,剧中撞车爆炸的声音就从旁边传来,声音之大震得耳膜发抖。
连我妈都说她小时候村里放映室臭烘烘的,还只有风扇,又闷又热,里面的人一边看一边讲话、嗑瓜子,
跟现在的影院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有了技术基础自然催生出优质内容,像《阿凡达》、《地心历险记》等电影工业巨制都在那个时期诞生,以《阿凡达》为例,当时北京全市就三家IMAX影院,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2020年《星际穿越》IMAX版重映,我特意挑了午夜场去看,整个场次只有三个人,我坐在影院*,盯着眼前缓缓流动的黑洞,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引力,要把我从座位上扯起吞噬其中;听着空间站的爆炸声音从猛烈到戛然而止,自己好似也被抛进太空,随碎片旋转,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直至走出影院,自己内心依然不能平静,
这就是先进技术搭配顶级内容带来的震撼体验,不止为了打动用户,而是让用户代入其中,亲身经历故事的酸甜苦辣,感主角所感,思主角所思,以至于故事结束回归现实后用户甚至难以接受,内心产生了巨大冲突感。
当然这是好的电影,要遇到《小时代》再好的影院你也坐不下去。
正是凭借舒适且高级的体验感,影院发展如日中天,彻底击碎了“电视取代电影”的观念,“看电视能放松,但看电影才享受”的理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电视就一点没有进步吗?
事实上千禧年之后,电视技术的革新同样迅猛,完成了从CRT到液晶电视的升级,电视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也直线上升,早期有大屏、全高清,到后来的超清4K、侧入式背光、直下式背光等技术,都是十几年来电视进化的有力证明。
问题在于这些还不够,这些技术升级终究没有离开液晶电视的一亩三分地,
无法在视听体验上带来显著变化,达到影院般的沉浸感——那种享受的滋味。
尽管有OLED电视这样主打画质的存在,但易烧屏、寿命短、亮度低等缺陷注定OLED电视难以扛起电视体验的大旗,而前几年大火的“家庭影院”也因为高昂的价格难以普及,如今悄无声息。
难道电视注定无法达到影院体验?电视发展这么多年依旧只能成为家长里短电视剧与傻白甜综艺的载体?
电视行业需要革命性技术。
在整个电视行业陷入瓶颈之时,全球彩电头部品牌TCL站了出来,率先发起冲击。
2017年,TCL布局研发Mini LED技术,被誉为“下一代大屏显示技术”;2018年,TCL在IFA上展示了全球首台Mini LED样机,引发业内外轰动;2019年,TCL率先实现Mini LED电视量产,成为Mini LED技术领导者。
Mini LED正是那个突破行业瓶颈的“金苹果”。
Mini LED顾名思义就是超微小灯珠的背光技术,众所周知液晶电视由于背光板的存在,有着对比度不佳、控光不精准的问题,而Mini LED技术通过超密集超细微灯珠实现了精准控光,纯黑画面不漏光。
同时支持超高亮度,带来真正杜比HDR效果和色彩表现力,让画面更生动,细节更清晰。
更关键在于Mini LED技术极大提升了大尺寸电视的画面表现力,由于尺寸过大,对各种屏幕技术的要求呈指数倍提高,所以业内过去很难做出优质大屏电视。
而TCL将Mini LED技术与98英寸大屏幕的有机结合,推出了一系列Mini LED巨幕电视,自此电视的画面表现力可以和主流影院掰掰手腕,切实做到了看电视成为一种享受。
有些人说98英寸再大也大不过影院巨幕啊,实际上屏幕尺寸带来的感受是和空间大小有关联的,相较于巨大的放映厅,在自家客厅观看98英寸巨幕电视的体验丝毫不差。
那么TCL的巨幕电视能够取代影院吗?
所谓超越,不在于一个画面一处场景一部电影,而是整体的、全方位的观感体验升级。
以TCL近期发布的TCL 98Q10G Mini LED巨幕电视为例,其进一步刷新了巨幕电视的画质高度,
被誉为“2022年zui值得买的98英寸巨幕电视”。
TCL 98Q10G采用了672级微透镜Mini LED黄金分区,相较于普通Mini LED控光精确度提升260%,能大幅减少光晕,画面细节层次丰富。
同时和TCL自研的控光技术结合,TCL 98Q10G具备1600尼特的峰值亮度,可以实现1600万:1的超高对比度,让画面光暗细节更清晰,更接近真实世界。
另外TCL 98Q10G拥有95%DCI-P3电影级原色高色域,色彩饱满分明,不会出现糊作一团的情况,显示的色彩更接近人眼的自然感受,“色彩”这一影院引以为傲的领域也被TCL的巨幕电视攻克。
TCL 98Q10G还支持全通道4K 120Hz真高刷,保证了运动画面的张力,连球员奔跑时衣服飘动褶皱的变化,都能真实展现,效果不比现场观赛席差。
反观大部分电影还在用24Hz拍摄和播放,之所以看起来还不错,是因为超大巨幕让观众忽略了很多细节瑕疵,这对于小电视尚有优势,但面对同样大尺寸的巨幕电视已经黯然失色,画面流畅度完全不能比。
出色的画面让TCL 98Q10G获得了IMAX Enhanced影院级专业认证,该认证需要满足一整套由IMAX、DTS和好莱坞顶级技术专家们严格制定的性能标准,象征着当下顶尖的电视画面——这回真成了影院水平。
TCL 98Q10G不仅画面出色,音效同样一流,其搭载了2.1声道安桥音响,支持杜比全景声,带来更立体更极致的影音体验,就像影院一般声音环绕立体,从四周传来,带给用户一场视听盛宴。
让人难忘的是在TCL 98Q10G上看完《星际穿越》后,自己找回了2020年看IMAX版的感受,内心又一次体会到被拉入故事之中,再狠狠抛出的巨大冲突感,也因此让我觉得
“电视可以取代影院”
。
TCL 98Q10G只是TCL众多优秀产品的代表,先进技术赋予了TCL电视出色的产品力,市场也给出公正的评价
——在今年上半年的Mini LED电视市场,TCL以55.74%的占比位居第一,一家独占了接近一半的份额。
同样是今年上半年的98英寸大屏电视市场,TCL以40.96%的占比遥遥领先同行,可以说今天的全球高端电视市场,TCL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TCL的Mini LED巨幕电视搭好了技术基础,优质内容自然接踵而至,2020年春节徐峥导演电影《囧妈》官宣上架流媒体,同年10月,网飞Netflix播出《后翼弃兵》后,销售额增长了125%。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从2020年至今,是TCL Mini LED电视、巨幕电视在全球各地热销卖断货的时期,也是网飞Netflix、迪士尼、Apple TV+等流媒体巨头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很好理解——网飞Netflix辛苦拍出的4K大片总不能放在1080p电视上看吧。
技术与内容的双重优势,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很多人之所以笃定“电视无法取代影院”,不过是因为看到了千禧年至今影院的盛况。
我一直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可以指时间维度——当下我们鄙夷和批判的,很有可能是未来数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现在我们鼓吹与仰慕的,也可能是即将消逝殆尽的沧海一粟。
不妨把视角拉前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有过超越影院的时刻,再将视角放远,谁说未来电视不会取代影院?至少现在,
大尺寸屏幕+Mini LED极致画质+震撼音效这一套组合拳,让“TCL电视取代影院”成为一种可能。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的发展,都是在追求更好地讲故事,谁讲的故事更生动更有代入感,谁就能留住用户。
如今的电视与影院,更像是高铁与飞机的关系,它们共同存在,共同带领用户奔赴美好的内容彼岸,未来会有一个“飞铁”或“火箭”取代飞机高铁,未来也会有“超级电视”淘汰电视与影院。
我坚信这一产品将由电视进化而来,原因很简单:在观影体验都拉满的情况下,比拼的是场景深度与广度,而电视的应用场景显著多于影院,包括综艺节目、游戏以及VR等。
飞机与高铁之间,到达目的地更少的那个会被淘汰,影院与电视同样如此。